易學論文
《易經》是中國**古老的一部典籍,它被歷代帝王稱作“群經之首”,“大道之源”,而太極圖只不過是《周易》中哲學思想的形象表述,是古代中國人心目中的宇宙模式。
《周易》又被世人稱作哲學之母。什么叫哲學?哲學就是處理和解決社會矛盾的學問,當然這只是簡單的回答。哲學講的“一分為二”看待事物,事物中的矛盾是對立和統一的關系。也就是《易經》中的“陰陽消長”關系。所以《易經》是哲學之母,大道之源。
《易經》的核心內容就是說卦,通過“卦”來揭示人類社會的產生發展和壯大,它用簡單的八個符號概括了世界的一切。太極圖中的陰陽魚,表現了自然界陰氣和陽氣的遠行消長與轉化。而外圍的八個符號就是構成我們這個世界八種**基本的物質因素。
陰陽觀念的產生,是我們的祖先觀察世界而得來的。他們看到從日出到日落,從白天到黑夜,從寒冷的冰天雪地到炎熱的酷暑盛夏。從草木榮枯到鳥獸的繁殖,從天到地,從男人到女人,從手掌到手背,先民們自然地感受到這個世界是兩種彼此對應的東西所組成,這就是**原始的陰陽觀念。
漢代的“說文解字”中說:“陰”,暗也,水之南,山之北也;“陽”,高明也。它表述的都是山和陽光的向背關系。
八卦的產生也就是建立在陰陽對立統一的關系上,古人為了模擬宇宙自然變化之理。自然變化之理中**重要的是天地人和諧相處的三才關系。所以:一卦成為三個爻象。《易經》中說:易有五老而生太極,“五老”就是金木水火土,世界是由這五種基本原素構成的。因此,易有太極,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而八卦又分離裹括了太極中的五行。反映了一個生生不息,往復循環,固流不盡的自然現象。所以八卦能“遠取諸物,近取諸身。”
八卦的取象具有明顯的象征意義:
乾卦:象征著朗朗晴空的純陽氣,象征著通達和剛健、威猛。所以代表父親。
坤卦:象征著母性的溫柔,象征著大地的負載與包容。所以代表母親。
離卦:剛中有柔,象征著明麗與熱烈,象征中女。
坎卦:柔中帶剛,象水的潤下和冷靜,代表中男。
巽卦:象征著條達和風一類的事物,代表長女。
震卦:象征動力,以及雷聲,象征長男。
艮卦:象征高山不動,象征少男。
兌卦:象征大澤,說話,象征少女。
八卦就是這樣生動而準確地概括了諸多事物的性質。
據古籍記載,八卦的位序有兩種排列方式。一種是先天八卦,即“伏義”八卦圖,也稱先天圖。它的特點是,凡性質相對的卦彼此對應,乾(父)坤(母)對立;坎(中男)離(中女)對立等等。先天圖反映了天在上,地在下的宇宙結構,是根據河圖的星點而演化過來的。河圖的本身反映了宇宙的結構。所以先天八卦圖是立體看的。“天南地北,左離右坎,巽兌為肩,艮震為足”。先天八卦數是:“乾一,兌二,離三,震四,巽五,坎六,艮七,坤八”。反映了河圖“一六同宮,二七同道,三八為朋,四九為友,五十同途”的宇宙氣旋的規律和框架。
另一個是后天八卦圖,也稱“文王八卦圖”和“后天圖”。“后天圖”是根據洛書的星點演化而來的。實際上洛書也是由河圖演化而來的,河圖才是易學的源頭。“后天圖”是“坎離定南北,震兌定東西,乾巽坤艮定四維。”它反映的是地球物貌的縮影。后天數是坎一、坤二、震三、巽四、乾六、兌七、艮八、離九,中五。其口訣是:“戴九履一,左三右七,二四為肩,六八為足。”五居中央,縱橫相加為十五數。
從河圖洛書到先后天八卦,經過歷朝歷代的學者們苦苦鉆研,易學已經發展為一個龐大的體系,從伏羲到周文王,就經歷了二千年的歷程。直到宋代,華山道士陳桂才把河圖洛書和先后天八卦圖亮出來,這以后的先賢們,都是根據河圖與洛書來論易說卦。在易學的發展過程中,逐漸形成了兩條路線,即:易理派與象數派。從漢代開始,這兩種派別就形成了各自發展的軌跡。從易理派來說;注重于對“易經”的注解,也就是對易經深遂的哲理加以闡述。其代表人物有西漢的田河,費直,東漢的鄭玄,荀爽,特別是三國魏的王弼,他一一掃注易中的象數內容,以孔子注易的“十翼”那樣去注周易。還有晉代的千寶,韓康伯,宋代的程頤,朱熹,楊萬里,明代的車眾德,清代的黃宋羲,胡渭等。這一肪所發展的易學叫“易理學”。從象數發展看來,開始是一字一句地注解易經,稱為“漢易”,后來逐漸偏于象數方面的研究。比如西漢的孟喜和京房,京房著有《京房易傳》之卷,把易學應用于政治,社會得失的占卜上。象三國時吳有虞的《虞氏易禮》到唐末赤松子的《青囊經》,曾求正的《青囊序》,楊筠松的《青囊寅語》、《天玉經》、《撼龍經》等,將易學發展以堪與方面去了。到宋代有劉牧的《易數鉤隱圖》,邵雍的《寶極經也》,將宇宙的結構,用神秘的數字圖式化,將易學發展成純粹的象數學。清代的惠棟有《續皇流清經解》,清代張惠言,都屬于象數派,這一脈所發展的易學,叫“象數易”。
雖然易學的發展形成兩條途徑,但歷來的“易理學”為正統,而“象數易”雖得邵雍等人的努力,發展了不少,但畢竟處于非正統的地位,處于被排斥,甚至被禁錮的地位。現在我們研究的也正是“象數易”方面的內容。
“象數易”自身的發展也是光怪陸離、隊伍龐雜,派系林立,甚至互相排斥,互相攻擊,互相誹謗。某派中有一孔之見,則秘密傳授,以為真傳,成為民間方術,也成為江湖騙子的謀生手段。
《易經》的本身,就是宇宙觀與方法論的統一,從初氏編寫此經的意圖來說,它是一本占筮之書。但從它的歷史價值和客觀效果看,它是中華民族獨特的宇宙觀和道德觀的根源,所以有人稱它為哲學之母。易學的發展史就是一分為二的發展史,一方面是向哲學方面的發展,另一方面是向預測方面發展。兩個方面,從統一到分離,以至距離越來越大,甚至于相抵觸,走向反面的地步。在高層社會里,一般比較重視“易理學”,在尋常百姓中一般較重視“象數學”。因為社會生活現實的需要,許多易學大師們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,使“易理”與“象數”得到了有機統一。這也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。
《易經》彌論天地,易的觀點就是對宇宙的深刻理解,八卦所包函的就是人生社會以及宇宙萬物**大容量的信息庫。現代科學尤其數學領域,根據八卦和易的原理,使計算機應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。其它如醫學,軍事等領域也在廣泛地吸收和運用它。古人有言“不讀易,不可為將相”。在皇家“永樂大典”、“四庫全書”的編列中,《易經》均**位。《易經》以它廣泛的實用性,滲透到各行各業。陰陽家說他是占筮之書,軍事家說它是軍事謀略書,企業家說它是經濟管理書,氣象學家說他是天文氣象書,農業家說它是農事書,歷史學家說他是哲學書,而文學家和思想家說他是一部結構嚴謹的人文書。《易經》以八卦為中心,闡述了世界一切事物的發展規律。是宇宙的代數學,智慧中的智慧,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**的地位。道教以老子為鼻祖崇尚“無為而無不為”的思想,和佛教的“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的思想都是易學的陰陽辨證對立統一觀點。
歷史上《易經》有三種:一種是神農時代的《連山易》,二是黃帝時代的《歸藏易》,三是周文王被囚所作的《周易》。《連山》和 《歸藏》已經失傳,現在所講的“易經”也就是《周易》。
《易經》有三大理論:一、陰陽對立統一。任何事物都存在陰陽兩性,它們既對立又統一,互根互換。二、五行生克制化。將世上一切事物歸類于金木水火土五大類型。它們相互制約,相互生成。三、天人合一理論。宇宙和人的信息為全息論,萬物相應,互補調諧。
《易經》有三大法則。一理,即易理,易經的哲理是囊括人生和宇宙的能變,所變與不變的原因。二象:《易經》中用卦象,爻象來表現世界生成發育的萬有現象。從中尋求了變化的原則。三數,即河洛數理,它是現象界中的數理,推演它的變化過程,而知人事與萬物的前因和后果。
《易經》有三個原則:一、不易,任何一種事物總是常常處在相對穩定之中。二、變易,任何事物它的內部都在陰陽雙方矛盾和斗爭中,由星變發展到極限時必然會出現質變。三、簡易,宇宙間天地自然的法則本來是簡樸平易的。把一切事物區別開來,就會簡簡單單,容易接受和處理問題。
只要掌握了《易經》的三大理論,掌握了三大原則,就可以用它來認識事物,適應事物,依據《易經》的法則來察往彰來,索隱探頤。
中西文化是有很大差別的,西方數學是演繹方法越多越好。中國文化講歸納,認為宇宙事物不是增加,就是減少,決無第三種現象。把一切公式、方法歸納到數字運算中簡單的加減法上,只十個數,非常簡單,十個數就把宇宙的法則歸納進去了,一加一減就算出來了,如當今的彩電、影蝶機等,也都數字化了,任何科學離開了數字將不成為科學。
“道是無情卻有情”。宇宙的規律是無情的,它給人們顯示的信息卻又是有情的。《易經》教人們與天地合其德,與明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兇。依據它,我們就能弈懂悟慧,迎天下之道,通天下之志,定天下之業,斷天下之疑,用易學思維,來觀察社會,體驗社會,實現人生的社會價值。
什么叫易學思維?易學思維也叫太極思維,它將任何事物都分成陰陽兩部分,即矛盾的兩個方面,它們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,統一于太極圖中,太極圖是世界上****的圖案,它遠取諸身,近取諸物,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,大到宇宙自然,小到電子、光子、粒子……,它用高度簡練的圖象顯示出了宇宙的模式和萬物定律,學通學精了“易”,就會通神,功到自然成。掌握了宇宙法則的人,就是神。諸葛亮精通易經,才成為神。也并非他有呼風喚雨的能力,他推算出了某一天某個時辰江上會起大霧,才敢立下造十萬枝箭的軍令狀,從而草船借箭。在刮西北風的季節里,他推算某一天會刮東南風,則裝模作樣設壇祭天,借來東風,火燒赤壁曹軍八十萬。它的本事就在于預測,運籌于帷幄之中,決勝于千里之外。
《易經》系辭**章寫道:“乾以易知,坤以簡能,易則易知,簡則簡從……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,天下之理行,而成立于其中。”宇宙的法則就是易學的法則,**高深的理論也就是**簡單的道理。“義易派”重視從人文哲學,安身修命的方面來研究,主張“善易者不占”,其實善易者也不是不占,只是不用占而已,因為觀象即明,感而遂通。卦由心起,數由心生,八卦成象,數列其中。
象數派的發展,使數術學越來越繁鎖。單從風水學來講,就門派眾多。什么八宅派、三合派、三元派、飛星派等等數不勝數。把人搞得眼花瞭亂,無所適從。學習者,也不知哪一派為真,哪一派為假。我認為,當我們理不出頭緒的時候,就應尋求“易”的根源,“易”是大道,大道至“簡”,簡則從易。易學的“簡”無非就是八卦,天干地支,五行相生相克,偏離了這些基本的東西,也就偏離了易學。不符合易理的東西,我們就要堅決拋棄。
“走馬陰陽”風水學,也就是遵循易學的三大基本原則來進行堪輿和斷宅。“法無高下,得道為真”,十八般兵器樣樣均可制敵,藥無貴賤,治病為良。**簡單而又準確的方法才是高乘之法。我們的走馬陰陽風水學就是根據先后天八卦來診斷和處理風水問題。玄空飛星的三元九運,實際上就是卦象推斷,通過這一次大家對“走馬陰陽”系統認真地學習,能夠“青出于藍,而勝于藍”,這就是我**大的滿足和心愿。